新闻动态
1948年陈士榘要求带三个纵队攻黄维,语气强硬,邓小平:他太傲了
发布日期:2025-04-13 15:17    点击次数:180

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时期,陈士榘都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和果敢。然而,陈士榘的性格中虽然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也存在争议。

那时候,陈士榘敢于直面问题,不拘泥于形式,经常越级汇报或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因此而让人觉得他有些傲慢。淮海战役时,邓小平便说过陈士榘太傲的话。

1948年12月11日,中原野战军两个纵队对被围困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发起了进攻,但却屡攻不下。

面对这种情况,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心里十分着急,便自告奋勇率三个纵队,到前线去增援,将黄维彻底歼灭。为此,陈士榘很快便出现在了中原野战军司令部。

见到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时,陈士榘当即要求邓小平命令中原野战军部队,给他让出一个部队的位置来,以便他指挥部队用。

听了陈士榘的激烈的言辞,邓小平心里很不舒服,脸上还露出了不悦之色。

然而,为了部队的团结,邓小平还是忍着脾气,给下属部队打了招呼,看看能不能让出陈士榘要求的一个位置来。

在一个一个地联系完后,邓小平得到的答复是没有人愿意出让位置。对此,陈士榘非常不满,当即拂袖而去,率部南下。

就在陈士榘行军的途中,接到了邓小平的来电。邓小平对陈士榘说:“停止南下,你到第6纵队指挥攻歼黄维。”

听了邓小平的话,陈士榘语气生硬地说:“一个纵队不行,所有部队统统归我指挥方可。”

陈士榘虽然是华东野战军的参谋长,但邓小平也是知道的。在淮海战役进行的过程中,他们在清闲的时候曾在一起打过桥牌。

那时候,邓小平的牌技十分了得,很少有人是他的对手。但遇到陈士榘,邓小平很少能胜,几乎是屡战屡败。

即使如此,陈士榘也没有因为邓小平是他的上级,而让他几局,依然是局局必争。因此,在邓小平的眼里,陈士榘就是一个傲气十足的人。

事实上,不只是邓小平这样认为,刘伯承、陈毅和粟裕都有这样的感觉。有一次,陈士榘对粟裕的决策表示反对,竟然直接向刘伯承发电,陈述了自己的意见。这件事情,让人觉得陈士榘就是一个“刺头”。

陈士榘,1909年4月14日出生在湖北武昌黄土陂。小时候,陈士榘因为家境贫困辍学到湖北省沙洋县沙洋镇的“万镒生”杂货店铺,当过学徒工。

1927年,陈士榘在参加了中共湖北省委举办的学生军事训练班学习后,被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

9月,陈士榘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10月,陈士榘在组织的批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时候,每次作战,陈士榘都十分英勇、果敢,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而他在红军中的只位也步步高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士榘担任了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参谋长,开始为民族的独立而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士榘先后担任了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

1948年9月25日,在济南战役进行的过程中,粟裕给毛主席和党中央发了一封电报。在这封电报里,粟裕第一次提出了淮海战役的概念。

当天,毛主席便回电说:“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于10月10日左右开始行动”

很快,粟裕便根据毛主席的复电开始部署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进行的过程中,仗越打越大,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对此,粟裕向毛主席提出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不久后,毛主席便回电称:“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中原野战军的7个纵队以及部分地方部队与华东野战军,共同进行淮海战役,参战的兵力达到了60万人。

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

经过16天的艰苦作战,随着国民党第七兵团全部被歼灭、司令长官黄百韬阵亡,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胜利完成。

此时,李延年第6兵团和刘汝明第8兵团由于担心被解放军攻击,而拖延北进,造成了黄维的第12兵团位置突出。

作为国民党军的主力兵团之一,国民党第12兵团编成于1948年9月,麾下十余万人。第12兵团编成后,蒋介石将陈诚系的骨干分子黄维,任命为兵团司令。

当时,在见到蒋介石时,黄维说:“离开部队久了,带兵有困难。”

蒋介石说:“打仗是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把共产党消灭,所有事情都办不了,你不能从你个人来考虑。”

听了蒋介石的话,黄维虽然答应了任职,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说:“打完了这一仗,我还是回去办学校。十二兵团我去过渡一下,兵团司令仍应给胡琏。”

对此, 蒋介石表示同意。然而,黄维没有想到,这次带兵后,却再也没能回去。

不久后,中原野战军便抓住战机,用7个纵队的兵力将黄维的第12兵团包围于双堆集地区。

当时,为了方便指挥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淮海战役总前委移驻到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宿县小李家村。

12月6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对黄维的第12兵团,发起全线攻击。

然而,在对黄维兵团进攻的时候,却并不顺利,这才有了陈士榘到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要求邓小平给他让出一个三个纵队的指挥位置来。

这次陈士榘来到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请战,依然还是那个脾气,言语之间,总是让人十分难受。对此,邓小平说:“陈士榘,太傲了!”

即使如此,邓小平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个纵队指挥的位置。然而,陈士榘却认为不能满足要求,提出要指挥所有的部队。

听了陈士榘的话,邓小平陷入了沉思。经过反复权衡后,邓小平在电话里对陈士榘说了两个字:“可以。”

12月12日,陈士榘指挥部队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

然而,黄维也是一个顽固之人,虽然从广播里听到了毛主席起草的《促黄维立即投降书》,但却拒不投降,还请求空军向双堆集附近投掷毒气弹,并实施轰炸,以掩护他的部队突围。

12月15日,经过三天的围攻,黄维的第12兵团被歼灭,就连黄维本人也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在围歼黄维的战争中,陈士榘的确是立下了大功,但也给邓小平等人留下了傲慢的印象。对此,陈士榘也有反思。

建国后,陈士榘的性格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为谦逊和低调了。此时的陈士榘,不再热衷于职位上的提升,而是专注于完成自己的工作。

1952年,陈士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建筑部部长。

在陈士榘的带领下,工程兵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